作為一款清洗儀器,超聲波清洗機在實驗室內是基本設備,雖說很平常,但作用巨大,甚至會影響整個實驗結果,所以,掌握超聲波清洗機的日常操作、維護與保養要點就是實驗室基本技能啦。
超聲波清洗機的基本原理:
超聲波清洗機是利用超聲波空化的基本原理,當超聲波形成的氣泡突然裂開的瞬間,也會產生超過1000個大氣壓力,這類連續不斷產生強烈的微爆破和沖擊波取代了人工,促使被清洗物表層的污漬受到破壞,并立即剝落。
在規范使用超聲波清洗機以前,作業人員須了解設備存在的價值。正常情況下,超聲波可以有三種,即次聲波、聲波、超聲波。次聲波的頻率為20Hz以下,聲波的頻率為20Hz~20kHz,超聲波的頻率為20kHz之上。
在這當中,次聲波和超聲波,人耳一般聽不見。而超聲波因為頻率高、波長短,因此傳播的方向性好、穿透能力很強,這就是為什么設計制作超聲波清洗機的主要原因。
超聲波清洗機主要是由超聲波清洗槽和超聲波發生器兩部分組成。超聲波清洗槽堅固、彈性好,具備耐腐蝕的優點,底部安裝有超聲波換能器振子。超聲波可以通過電纜聯結線傳導給換能器,換能器又與震板一起產生高頻共振,從而使得槽體中的有機溶劑受超聲波作用對污漬進行清洗。
超聲波清洗機操作流程:
作業人員在使用這個設備時,須嚴格執行下列標準進行分階段操作。
首先,連接好槽體與發生器之間的電纜;
次之,將清潔液倒入槽體中,需要注意的是,倒入清潔液的量為放入被清洗物時,液面的位置約為整體的四分之三。再將被清洗物放入槽體,再插上電源插頭;
然后,設定好清洗時間,再開機。
本文標題:超聲波清洗機的原理和使用方法
以下相關文章是否符合您的胃口
-
暫無相關文章!